講述人:遼寧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高級總監 王曉峰
【建設者說】?
7年前,我脫下博士服,穿上藍色工裝,成為新松公司一名研發人員。這些年,懷著“讓新松工業機器人技術水平趕超國外,實現國產機器人核心控制器自研自產”的目標,我全力以赴攻克工業機器人控制器創新研發高地,助力新松工業機器人在國際市場的角逐中,擦亮“中國‘智’造”的牌匾。
2023年3月,一家國內車企找到我們,提出定制一套填補國內空白的機器人——210公斤重載點焊機器人汽車裝配生產線。我們經過半年多的研發,終于進入生產線測試階段。這時問題出現了:焊接質量和數據通信都滿足客戶需求,但是動作節拍卻慢了10秒,整條生產線因此被打亂。
如何破局?機器人硬件不能改變、控制器成本不能提高、提速后要保證性能穩定……一堆限制條件擺在了我們面前。如果軟件方案解決不了,只能重選硬件,這意味著要付出巨大的時間成本。
我那時想,仿真數據沒問題,現實中卻發生了抖動,說明超出了硬件極限,如果把程序再寫簡單一點,就有可能解決這個問題。于是,面對上萬條程序代碼,我開始仔細拆解、反復推演,歷經上千次測算,最終,真機試驗成功。新一代工業機器人控制器標定算法、軌跡規劃算法的開發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功能通過嚴格測試,即將在高精度焊接工藝中推廣應用,我們最終攻克了汽車點焊領域的高端技術。
如今,由我們團隊賦予“智慧大腦”的新松新一代工業機器人已在多家國內知名汽車品牌工廠成功應用。機器人搭載新松基于復雜工況開發的新一代智能控制系統與先進的點焊軟件工藝包,實現高速度、高負載、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點焊作業,多臺機器人協同合作,同時可結合工業互聯網與大數據應用,對產線運行、焊接質量等數據進行實時采集、監控與分析,實現了國產機器人高端應用的里程碑式突破。
現在,我們在升級改造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我期待著,搭載全新智能控制器“大腦”的新松工業機器人能在高端應用市場中站穩腳跟,成為我國制造業平穩、高效發展的“定海神針”。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李曉、郝澤華、蘇雁、杜倩、孟歆迪、劉習、張勝、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