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沈陽分會場以一曲別開生面的視聽盛宴《冬日暖陽》,精彩呈現了這座工業城市的多元魅力。工業風與科技風的交織匯聚,東北民俗與現代風尚創意碰撞,沈陽分會場讓人在冰天雪地感受到了大東北如火般的熱情。在正月初一,沈陽分會場春節特別節目《沈水之陽 我心向往》,繼續以濃厚年味,展現沈陽活力。
“沈陽分會場燃爆了!”“一整個都是精氣神”“春晚沈陽分會場,讓我熱淚盈眶” ……春節期間,線上線下都掀起了對沈陽、對東北的關注熱潮。“沈陽分會場”何以很燃很動情?沈陽分會場導演呂媛講述了幕后故事。
老車間變新舞臺
齒輪擊鼓啟新程
沈陽分會場,最炫工業風!總臺春晚沈陽分會場的舞臺設置在中國工業博物館,滿是工業風的老車間化身時尚的春晚舞臺,大家在大車間里載歌載舞,帶給人強烈的視覺震撼。
在導演組看來,這里曾經是沈陽鑄造廠,記錄著中國工業厚重的發展歷程。無聲的水泥墻、水泥柱與鋼架結構,是新中國工業建設篳路藍縷的重要見證。將其設置為分會場主舞臺,導演組希望將過去那段熱血沸騰的工業建設歷史,與現代沈陽、現代工業的新時代氣息產生鏈接,用藝術與科技的碰撞,帶給大家蓬勃向上的感受。
機械風的舞臺上,融入了齒輪的亮化元素。每面巨大的工業齒輪都內置了可以敲擊的嗵鼓,組成時光隧道。這個炫酷的道具是導演組以中國工業博物館中陳設的工業齒輪為靈感依托,特別設計制作的。
之所以選擇齒輪的造型,導演組解釋這是因為“一臺正常運轉的精密儀器或者機器,需要跟多個齒輪緊密咬合,才能持續發展。在春晚的舞臺上采用齒輪這個元素,能夠呈現積極向上的意向。”
齒輪相轉,鼓樂齊鳴。大家敲出了斗志昂揚的精氣神,也敲出了對未來的信心與希冀。
機械臂與人共舞
沈陽“智”造藏玄機
沈陽分會場,科技含量滿!8臺機械臂吸足了眼球,這些重載工業機械臂原本是生產線上的核心裝備,如何能夠跟隨音樂靈動起舞,實現跨界演出?
在節目設計初期,導演組希望能在硬朗工業風中融入現代科技元素,更好展現沈陽的新氣象。此時導演組提出一個大膽設想:能否將新興工業機器設備融入到表演中?這個任務交給了沈陽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驕傲——新松制造。在新松調研后,導演組挑選了工業機械臂作為“演員”。
讓機械臂跳舞,這項任務無論對于導演組還是新松制造而言,都是一次全新嘗試,“8臺機械臂并不是在一個集成的控制面板上統一完成動作,工程師需要根據音樂和舞蹈,對它們進行計算與編程,再一臺一臺地調試、磨合。”在調試初期,機械臂和演員缺乏互動、機械臂的節拍與歌曲旋律不匹配等問題不斷凸顯。經過一個多月的反復磨合、調試、演練,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終于實現了機械臂與音樂節拍、演員的精準配合。
沈陽“智”造與專職演員聯袂互動,展示著沈陽之美。紅彤彤的機械臂跟隨音樂律動,引發網友們的熱烈討論:“不愧是老工業基地,為遼寧喝彩,為沈陽驕傲!”
藝術化講述“回家”
點燃觀眾思鄉情
沈陽分會場,“回家”引共情。“回家”對沈陽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新時代東北振興,是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春晚巧妙呼應了東北全面振興的時代背景,場內場外都以藝術化的方式講述了“回家”的故事,點燃觀眾的思鄉情。
中國工業博物館、盛京“大鉆石”、彩電塔、沈陽火車站、老北市……一張張沈陽“老面孔”在情景短片中精彩呈現。“夢里故鄉慈母淚,滴滴穿石盼兒歸”,沈陽火車站里翹首等待的父母,引發無數觀眾淚目。
節目中,導演組也處處精心設計,呈現“回家”主題。比如為《小拜年》《送情郎》《搖籃曲》等獨具東北特色的音樂進行了全新編創,《小拜年》歡快激越,烘托著春節喜慶祥和的氣氛;《搖籃曲》喚醒了許多東北人的兒時記憶;原本傷感纏綿的《送情郎》,以現代流行音樂方式來表現,唱出了闖關東的那份決心與豪邁;多位東北籍演員通過精彩演繹,觸發人們的思鄉情緒。
如果說火紅的手絹舞出了東北人的“DNA”,遼寧芭蕾舞團的驚艷亮相則用另辟蹊徑的方式表達著東北人的浪漫與思念。在巨屏雪花和夢幻燈光的映襯下,28名演員翩翩起舞,靈動優雅的舞姿描繪雪的飄逸,也展現了東北文化的接納和包容。
在最后大合唱的環節中,導演組邀請大國工匠代表與勞模代表、行業代表一起加入,鏗鏘有力的“嘿、嘿、嘿”振奮人心,那磅礴昂揚的氣勢就像在全面振興新征程上奮進的東北人民,正卯足了勁,擼起袖子加油干!
沈水之陽綻魅力
“我心向往”新夢想
如果說豪邁熱烈的“沈陽八分鐘”演繹了冰火交織的澎湃激情,那么在正月初一播出的總臺春晚沈陽分會場春節特別節目——《沈水之陽 我心向往》,則讓觀眾繼續領略到沈陽這座城市的無限活力。
一曲《Welcome To Shenyang》(《沈陽歡迎你》),沈陽日報童聲合唱團小朋友們用清澈的嗓音,書寫了對家鄉的熱愛和自豪。
情景短劇《我心向往》以東北人民邀請香港客人林曉峰到家中做客為故事線索。沈陽市文化旅游和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劉克斌傾情推薦沈陽特色,與林曉峰、潘斌龍等演員們熱情互動,傳遞著東北人民的豪爽熱情,帶領觀眾共同領略“我心向往”的沈陽最真實的模樣。
在紅紅火火的喜慶氛圍中,一支《簪花仕女》帶領觀眾跨越時空,感受大唐余韻。據導演組介紹,舞蹈《簪花仕女》編創靈感來源于唐代著名畫作《簪花仕女圖》,該作品收藏于遼寧省博物館,描繪了唐代仕女春夏之交賞花游園的情景。沈陽歌舞團的舞蹈演員頭戴簪花,通過中國漢唐古典舞的舞姿,再現千年名作的意蘊悠長。
歌曲《相信奇跡》邀請了沈陽許多優秀的行業代表參與表演,他們的心聲表達、沈陽振興發展的累累碩果與節目表演得以融合展現,“相信奇跡”不只是一句歌詞,更是一句承諾,展現了沈陽人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追求。
短短60分鐘的特別節目令人意猶未盡,將沈陽迷人魅力與春節的喜慶氣氛融為一體,也傳遞出沈陽人民熱愛家園、努力建設更好家園的決心與信心。
總監制 ▏張國飛 楊 華 竇小文
監 制 ▏徐朝清 王茂華 張亞東 魯子奇
主 編 ▏程韜宇 黎美蘭 徐 克
編 輯 ▏崔雅華 陳沐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