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郝曉明
加速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發展,助力建設“數字沈陽、智造強市”。7月7日,由遼寧省沈陽市政府主辦,沈陽市貿促會、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的第八屆中國沈陽國際機器人大會隆重舉行,中國沈陽機器人發展高峰論壇同時舉辦。遼寧省委常委、沈陽市委書記王新偉出席大會并宣布開幕。
辦好一次大會,帶動一個產業,成就一座城市。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撐裝備。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松公司”)是我國最早研發機器人的科技企業,開創了我國機器人研發與制造的百余項“行業首創”,為沈陽創新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沈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呂志成在致辭中說,舉辦機器人大會,旨在搭建碰撞先鋒觀點、展示嶄新科技、催生合作良機的重要平臺,為沈陽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把脈定向、建言獻策。他希望更多企業家走進沈陽,把更多好資源帶到沈陽,把更多新技術用到沈陽,把更多大項目落到沈陽。他表示,沈陽市委、市政府將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竭盡所能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服務,以最大的誠意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天然在講話中表示,旺盛的需求,積極的輿論,踴躍的投資,特別是在相關學科進步的推動下,為機器人發展帶來良好預期。他認為,未來發展進程中,兩大應用領域將極大影響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一是機器人將成為工業互聯網的靈活終端,將作為工業互聯網的部件,服從于系統的要求;二是人們普遍寄望AI技術使機器人變得智能,人工智能技術本身亦要落地,機器人則是最好的實現智能能力的機體。
論壇上,中國工業機械聯合會秘書長宋曉剛以《貫徹落實機器人“十四五”規劃,提升機器人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為主題發表演講。他指出,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和產業自2010年開始快速增長,已連續9年居全球首位,自主品牌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目前已初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體系,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明顯的短板及“卡脖子”環節。他表示,實現我國機器人產業可持續發展,要同時發揮市場及體制優勢,以應用為引領促進產業鏈協同創新,加強與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融合創新,以高端化智能化發展為導向,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論壇還邀請多位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領域的國內外院士、專家學者發表主旨演講,交流行業前沿創新成果與發展趨勢,推動機器人產業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當日,130余家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代表及行業專家齊聚沈陽新松智慧產業園,參加本屆大會的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應用論壇暨項目對接會和醫療康養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研討工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產業前沿發展趨勢、技術革新方向和市場需求熱點,為遼沈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受訪單位供圖)
責任編輯: 陳可軒